藝術表演
2019年,台北愛樂啟動三大神劇計畫,首部曲將由神劇《彌賽亞》於4月7日在國家音樂廳率先登場,本次特別邀請指揮大師呂紹嘉率領NSO國家交響樂團,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及林慈音、翁若珮、李世釗及葉展毓等四位國內一流聲樂家聯手獻演全本鉅作,適逢韓德爾逝世260週年,除了向一代大師韓德爾致敬,也用音樂慶祝一年一度的復活節盛事。西方音樂史上,韓德爾《彌賽亞》、海頓《創世記》及孟德爾頌《以利亞》同列為三大神劇。2019年恰逢韓德爾逝世260週年,海頓逝世210週年紀念,以及孟德爾頌誕生210週年,台北愛樂音樂總監古育仲表示:「對於古典樂迷與合唱團員而言,這三位作曲家的最大公約數,便是三大神劇」。台北愛樂將挑戰於一年之內製作演出全本三大神劇,分別與三位國內外知名指揮、三大國內樂團,以及臺灣獨唱家們合作。《彌賽亞》(Messiah),HWV56,為巴洛克時期作曲家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所創作的大型神劇。《彌賽亞》自1742年首演後即造成轟動,當中的〈哈雷路亞〉更是家喻戶曉;最著名的佚事莫過於英王喬治二世(George II of Great Britain, 1683-1760)在聽到〈哈雷路亞〉時不禁感動而自座位上起立聆賞!此一傳統更是跨越時空流傳至今,當音樂演奏到〈哈雷路亞〉大合唱,觀眾便挺身起立。
《彌賽亞》現今常於聖誕節與復活節演出,然而追本溯源,此作最初是為復活節期間而創作;韓德爾在世期間亦多次於此一時節演出。古育仲表示:「我們希望還原韓德爾在創作《彌賽亞》時的目的與意義。」《彌賽亞》歌詞取材自《聖經》,表現了上帝派耶穌降生人世以至受難、復活、升天的過程,音樂融合德奧的對位手法、義大利的美聲技巧以及英國的合唱傳統,強化了戲劇張力及音樂美感,可說集巴洛克音樂之大成,至今仍是全世界演唱次數最多的神劇。據文獻記載,臺灣最早的紀錄為1923年於淡水中學校演出〈哈雷路亞〉的選段;而台北愛樂合唱團與NSO國家交響樂團曾於2001年首度合作演出《彌賽亞》,由當時NSO音樂總監林望傑指揮;2019年將由呂紹嘉指揮全本《彌賽亞》,詮釋此部宗教藝術瑰寶。
(【照片】:男高音李世釗(左一)、男低音葉展毓(左二)、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音樂總監古育仲(左三)、女低音翁若珮(左四)、女高音林慈音(左五)、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右四)、合唱指導謝斯韻(右三)、NSO執行長郭玟岑(右二)、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節目經理丁達明(右一)(攝影周定國))( NFG, www.NeoFashion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