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表演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邀請日本、韓國、圖瓦共和國、保加利亞、亞美尼亞、塞爾維亞共計6國12組外國團隊與5組臺灣團隊,以「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為主題,透過延續傳統與創意革新兩種不同模式,於10月11日至11月3日在臺北臺灣戲曲中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展開盛大的藝文交流,以表演藝術、工藝示範、樂舞工作坊、示範講座、國際論壇等多元形式,讓民眾能選擇以不同方式感受傳統藝術之美。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18)日於宜蘭園區舉行活動記者會,陳濟民主任表示,亞太傳統藝術節自2000年第一屆開辦以來,集結亞洲藝文特色,帶領大眾認識亞太傳統藝術的多姿多彩,形塑亞太地區傳統藝術的主體性。亞太傳統藝術節開辦至今已邁入第17屆,每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都訂定不同主題,以此作為策劃的核心議題,貫穿整個藝術節,使大眾以及受邀的藝術團隊、學者,都能由不同的角度來看傳統藝術的各式風貌,藉此獲得傳統藝術的薰陶,歷年舉辦期間也都獲得廣大迴響。今年以「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為主題,同時體現傳統藝術的堅持與保留,和時代碰撞後的創新與適應,展現傳統藝術的歷史延續與傳承,使藝術不僅隨著時代變化創新,也同時保有最原始的傳統風貌。
陳濟民主任特別表示,今年邀約的團隊除了臺灣5組團隊:雲樹雅集、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Wooonta問他跨界樂團、九天民俗技藝團、臺灣國樂團外;國外團隊的部分和以往有所不同,首次由亞太地區擴大為整體國際區域,邀請於東北亞的日本、韓國,西亞的亞美尼亞、北亞的圖瓦共和國,以及東歐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六國12組團隊,連結各地多元傳統藝術,進行觀摩與交流。本次藝術節於宜蘭傳藝園區舉辦的活動以表演藝術、工藝示範兩項活動為主。來自日本的新生若獅子將演出日版大鼻子情聖《白野弁十郎》,以活躍於幕府末期至明治時代間的會津武士團朱雀隊為背景,講述純潔而高貴的大鼻子俠義劍客白野弁十郎充滿哀愁卻又波瀾萬丈的一生;圖瓦共和國的「呼麥」喉音演唱舉世聞名,Ezengi將喉音歌唱結合圖瓦傳統樂器,藉由舞臺展示屬於圖瓦人自己的音樂,將圖瓦音樂發揮至極;被列為聯合國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加利亞比斯萃薩女性耆老,以複音歌唱和舞蹈演繹傳統,帶來古老且獨特的複音合唱及Horo圈舞,展現東南歐的地貌與人文風情;塞爾維亞斯巴耶齊重唱團將以層層堆疊、穿透力十足的獨特唱腔,呈現該國古老歌謠;亞美尼亞由Didier Malherbe的團隊,帶領觀眾親炙擁有三千多年歷史、最具代表性樂器「杜讀管」的丰采,以悠遠蒼茫又溫暖柔和的音色,演繹亞美尼亞傳統音樂與爵士樂結合的全新曲目。此外,臺灣團隊也將帶來精彩的演出,雲樹雅集的《二胡經典與現代創新》,才女王瀅絜將讓民眾體會二胡精彩的多樣風貌;Wooonta問他跨界樂團的二胡、大提琴與西塔琴,音樂交織自由不受限、讓人沉醉與著迷,顛覆人們對傳統音樂的印象;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獨特的「疊瓦式」複音歌唱,是臺灣這塊土地特有的獨特嗓音,古調吟唱綿延不絕,傳唱祖先Gaya(永恆)的精神!各式不同的演出及活動讓民眾在傳藝園區內親炙不同地區極珍貴的傳統藝術風采。工藝示範方面,本屆活動邀請日本、韓國、塞爾維亞、亞美尼亞四個國家的工藝師,於活動期間每日上、下午於園區內各進行一場工藝示範,讓民眾可以近距離觀賞精緻的傳統工藝,襯著悠揚的杜讀管樂音,觀賞象徵韓國傳統太極圖的正絹太極扇製作;亦或是在清脆的三味線演奏聲中,欣賞塞爾維亞傳統服裝及編織藝術。
(照片:聯合國文化無形文化遺產保加利亞比斯萃薩女性耆老帶來傳統複音歌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NFG, www.NeoFashion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