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表演

國立臺灣博物館「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峇里島藝術家Made Muji製作印尼峇里島神獸「巴龍」(Barong)千萬不可錯過

「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今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開幕典禮,精選南洋類藏品,透過「人與物」、「物與物」的對話,聚焦東南亞區域的信仰、藝術及風土民情,述說跨越區域與文化差異的相遇故事。展覽自111年9月27日起至112年6月18日於臺博館一樓西展廳展出。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新加坡駐台北商務辦事處代表葉偉傑、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觀光暨交通部主任伊艦軒、馬來西亞觀光局副處長娜伊瑪荳、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參事賴艾利、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張正等共同出席與會。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表示,臺灣具有獨特而多元的文化,從最早的原住民族歷史紀錄至今,臺灣歷經3次移民、3次殖民,而新住民帶來的文化,更是近30多年來臺灣社會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為數不少的新住民朋友因為婚姻、工作來到臺灣生根,其中人數最多的便是來自東南亞國家。李連權說,對於這些勇敢來到臺灣的人民,「我們一定展開心胸接納」,也期盼更為瞭解其母國的文化,並進而有更多深度的交流。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此展以「藏品和社群連結」為策展核心,精選60餘件臺博館南洋類藏品,包括克力士匕首、面具、木質平面傀儡、皮影戲偶、甘美朗樂器模型、錢幣、生活器具等,以及2019年由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捐贈給臺博館的峇里島神獸「巴龍」,還有世界宗教博物館與台北偶戲館等單位藏品;此外,也向民間徵集泰國的食器、越南水神信仰古籍、印尼的孔雀羽冠虎面獅等展件,呈現跨越百年的時間向度,是如何透過「物件」與「故事」產生對話。此次展出的印尼峇里島神獸「巴龍」(Barong)是峇里島藝術家I Made Muji在2014年製作,當年由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的人員帶來臺灣,並於2019年捐贈給臺博館,印尼代表處希望透過博物館的典藏與展示專業,進一步地保護與推廣印尼的文化。「巴龍」是印尼峇里島重要的文化象徵,也是峇里島傳統舞劇與神話傳說的主角,而「巴龍」入藏也使館藏峇里島物件脈絡更為完整。「百年對話展」在文化部「風潮計畫」打造國家品牌的理念下,希望能帶給觀眾更多關於博物館、臺灣與東南亞的多元視野和再發現,從藏品背後的故事來觀看「百年前的東南亞」,認識由當代跨國移動者帶入臺灣的「當代東南亞」多元文化,此亦是回應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的力量」,展現博物館結合在地與東南亞社群的力量,促進文化平權的實踐。為深化東南亞文化推廣效益,臺博館規劃專題講座及導覽、東南亞文化體驗工作坊、家庭共讀等系列推廣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分享藏品的故事、信仰、飲食,以及東南亞移民工社群在臺生活等面向;並以傳統舞劇、巴龍與蘭達的故事演示、鳳梨葉絲及克力士匕首DIY,結合手作與傳統舞蹈體驗、童書繪本共讀等活動帶領觀眾深入東南亞多元文化,並提供多元適齡活動服務。此外,也規劃線上推廣東南亞文化及飲食,讓觀眾在疫情期間仍能參與展覽活動。(NFG - 流行電通 - NeoFashionGo - www.neofashiongo.com )  (CWNTP-華人世界時報 www.cwnt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