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表演
為時序即將入春,什麼樣的情景最能描繪出春天即將來臨呢?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謠「春神來了」,其實改編自德國童謠「所有鳥兒都來了」(Alle Vogel sind schon da),不論是中德歌詞都是以花鳥來宣告春天來臨的消息。國立故宮博物院於今(28)日舉辦「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開幕記者會,公布明年大年初一即將推出的新一季書畫特展,將讓春之使者—禽鳥的身影飛翔於展廳中。陳其南院長於記者會中邀請民眾,元旦假期來博物館內「賞鳥」,感受春之將臨的輕盈雀躍。故宮典藏禽鳥作品超過兩千件以上,古代畫家習慣將禽鳥稱「翎毛」,過去故宮曾辦過幾次以鳥類為核心的專題特展,包括民國73年的「宋代翎毛冊頁」、民國90年的「畫裡珍禽─紙絹上的鳥類世界」,與民國99年的「百禽百聲音 一動一情性」等。歷代著名畫家,如五代畫家黃筌、宋代畫家徐崇嗣、惠崇、崔白、崔愨、李安忠、李迪、馬麟、吳炳等,均善畫翎毛,並有形神兼備的傑作傳世,為禽鳥百態留下了最佳的翦影。
「來禽圖」特展精選31組件,分別於202及212陳列展出,作品時代囊括宋、元、明、清至近代,型態可區分為「果熟來禽」與「鳥語花香」兩類。展出同時並搭配禽鳥的寫真照片一併陳列,觀眾可以透過繪畫與照片的詳細比對,具體理解歷代畫家對於禽鳥生態縝密的觀察力,以及當想要突破侷限時,如何藉助筆墨與萬物對話,來抒發內心情感的創作力。本次展出有數件國寶級展品,其中〈宋 崔愨 杞實鵪鶉〉畫中的鵪鶉與螻蛄,均不先勾勒輪廓,直接以水墨點染,感覺格外古樸典雅。這種「落墨」畫法,在宋畫中尤其罕見而難得。另外一幅國寶文物〈宋人 桑枝黃鳥〉畫一隻站立桑樹枝頭的黃鸝,仰頭銜住桑椹果實,神態怡然自得。無論樹或禽,敷色皆極細膩,線條則隨著物象而變化,未有定法,感覺格外生動自然,堪稱典型的宋代寫生佳作。( NFG, www.NeoFashionGo.com )